世界剎車片發展史
發布時間:2021-08-29 次瀏覽
在整個汽車工業中,制動(剎車)片是一種舉足輕重、不可缺少的零部件,如果缺少它,汽車在公路上的行駛安全將無法保障,況且,該產品既是安全件,又是易損件。在正常情況下一輛車每...
在整個汽車工業中,制動(剎車)片是一種舉足輕重、不可缺少的零部件,如果缺少它,汽車在公路上的行駛安全將無法保障,況且,該產品既是安全件,又是易損件。在正常情況下一輛車每年至少要更換一套剎車片。
因此,開發摩擦材料之產品,尤其是在開發研制環保無石棉摩擦材料剎車產品,順應時代潮流,市場前景十分廣闊,經濟效益相當可觀!
剎車片主要材料以各種纖維( 復合纖維 陶瓷纖維 鋼纖維 銅纖維 芳綸纖維等)為基材,以樹脂為粘合劑混入有機和無機粉狀填料粘合而成。
剎車片的基本質量要求是:耐磨損,摩擦系數大,優良的隔熱性能。
按制造材料的不同,剎車片可分為石棉片,半金屬片,NAO(無石棉有機物)片三種。按制動方式不同,剎車片可分為盤式制動片和鼓式制動片兩種。
第一代:石棉型剎車片(國家已禁止生產):其成分40%—60%是石棉。
石棉的主要優點是:廉價。
其缺點是:A 石棉纖維可導致肺癌。不符合不符合現代環保要求。
B 石棉導熱能力差。通常反復制動會使熱量在剎車片中堆積,剎車片變熱后,它的制動性能就會發生改變,要產生同樣的摩擦和制動力需要更多的踩剎車次數,這種現象被稱為“制動萎縮”
第二代:半金屬混合物剎車片:主要采用鋼絲絨作為加固纖維和重要的混合物。
半金屬片的主要優點是:因其導熱性能好而具有較高的制動溫度。其缺點是:
A 需要更高的制動壓力來完成同樣的制動效果。
B 特別是在低溫環境中金屬含量高對剎車盤磨損大,同時會產生更大的噪音。
C 制動熱量被傳遞到制動鉗及其組件上,會加快制動鉗、活塞密封圈和回位彈簧老化。
D 處理不當的熱量達到一定水平,將會導致制動萎縮和剎車液沸騰。
第三代:無石棉有機物NAO型剎車片:主要是用玻璃纖維、芳綸纖維或其他纖維(碳、陶瓷等)作為加固材料。
NAO片其主要優點是:無論在低溫或高溫都保持良好的制動效果,減少磨損,降低噪音,延長剎車盤的使用壽命。代表目前摩擦材料的發展方向。
世界著名品牌多使用的都是第三代NAO無石棉有機材料。能在任何溫度下制動自如。保護駕駛員生命安全。并最大限度上延長剎車盤壽命。
如今多數轎車采用前盤后鼓式制動器結構,一般情況下前制動蹄片磨損的相對較快,后制動蹄片使用的時間相對較長,在日常的檢查維護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
1.正常行駛條件下每行駛5000公里對制動蹄片檢查一次,不僅要檢查剩余的厚度,還要檢查蹄片磨損的狀態,兩邊磨損的程度是否一樣,回位是否自如等,發現不正常情況必須立即處理。
2.制動蹄片一般由鐵襯板和摩擦材料兩部分組成,一定不要等摩擦材料部分都磨沒了才更換蹄片。例如捷達車的前制動蹄片,新片的厚度為14毫米,而更換的極限厚度是7毫米,其中包括3毫米多的鐵襯板厚度和近4毫米的摩擦材料厚度。一些車輛帶有制動蹄片報警功能,一旦達到了磨損極限,儀表會報警提示更換蹄片,達到了使用極限的蹄片必須更換,即使尚能使用一段時間,也會降低制動的效果,影響行車的安全。
3.更換制動蹄片時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將制動分泵頂回。不能用其他撬棍硬壓回,這樣易導致制動鉗導向螺絲彎曲,使剎車片卡死。
4.更換制動蹄片后,一定要踩幾腳剎車,以消除蹄片與制動盤的間隙,造成第一腳沒剎車,易出現事故。更換后,需磨合200公里方能達到最佳的制動效果,剛換的蹄片須謹慎行駛。
5.剎車片多久換一次?
答:一般來說,前剎車片的更換周期為30000公里,后剎車片的更換周期為60000公里,不同的車型可能會有略微的差異。
6.選購四看
首先,看摩擦系數,摩擦系數決定基本的剎車片制動力矩,太高會造成制動過程中的車輪抱死、方向失控和燒片,太低則制動距離過長;
二,要看安全性,剎車片在制動時會產生瞬時高溫,尤其在高速行駛或緊急制動時,高溫狀態下,摩擦片摩擦系數會下降;
三,看是否舒適,包括制動感覺、噪音、粉塵、冒煙、異味等,是摩擦性能的直接體現;
四,看壽命,通常剎車片能保證3萬公里的使用壽命。